广东大欣房地产土地资产评估事务所(有限合伙)

返回 新闻动态

拆迁过程中常见的陷阱和风险是什么?

在拆迁过程中,被拆迁人可能会面临多种陷阱和风险。以下是对这些陷阱和风险的详细归纳:

一、拆迁过程中的常见陷阱

1.空白协议陷阱:

拆迁方可能会以口头承诺的高价补偿引诱被拆迁人签订空白协议。

一旦签署,协议中约定的补偿内容填写的权利便全权交到了拆迁方的手中,其可以不经被拆迁人同意而任意填写。

2.小利诱惑陷阱:

拆迁方可能会设置不同阶段的“奖励金”,越早签署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的被拆迁人便能获得越多的“奖励金”。

但如果安置补偿明显偏低,达不到被拆迁人的期望值,那么被拆迁人需要自行权衡利弊,切勿因小失大。

3.与无实权主体签订协议陷阱:

国家征收土地的行为主体一定是政府或相关行政机关。

办公室、公司等主体是无权与被拆迁人签署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的。一旦签署,可能面临补偿款拿不到,原有住房也很快被拆除的风险。

4.补偿事项含糊其辞陷阱:

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中,补偿内容应明确具体。

对于不明确的、含糊其辞的表述,其可解释范围相当广泛,很可能会与预期相距甚远。

5.规避拆迁方责任陷阱:

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中可能会缺乏准确的付款履行时间、违约责任等条款。

这种情况下,拆迁方可能会规避自身责任,导致被拆迁人在后期维权中处于被动地位。

6.收走协议原件不归还陷阱:

若是在签署协议后还拿不到协议原件,协议约定的内容必然难以自证。

在后期起诉维权中,被拆迁人可能会因缺乏证据而处于不利地位。

二、拆迁过程中的法律风险

1.拆迁工作实施主体不规范风险:

国家征收土地的,应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,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。

若拆迁工作实施主体不规范,可能导致拆迁无效或被告上法庭。

2.征用土地公告不规范风险:

征用土地公告是征用土地的必经程序。

若公告内容不完整、未依法进行公告等,可能剥夺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,并产生严重后果。

3.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不明确风险:

国家应给予被征地农民一定的补偿,并明确安置途径。

若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不明确,可能导致双方产生纠纷。

4.产权问题引发的纠纷风险:

若涉及产权问题,可能会引起产权纠纷。

这类纠纷需要经过法院仲裁解决,可能给被拆迁人带来额外的法律风险和成本。

5.先拆后补风险:

先补偿后拆迁是征地拆迁补偿的原则。

若拆迁方违反这一原则,先拆后补,可能导致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。

综上所述,在拆迁过程中,被拆迁人应提高警惕,仔细阅读并理解拆迁协议的内容,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。同时,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,确保拆迁工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。

上一页

(无)

下一页

机器设备评估时的注意事项

广东大欣房地产土地资产评估事务所(有限合伙) 版权所有
技术支持:东莞网站建设